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终端消费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尤其是智能化的同质化),倒逼加速Robotaxi以及人形机器人布局。
11月5日,小鹏汽车正式对外宣布,将在2026年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同时还将启动Robotaxi试运营。同时亮相的,还有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
此外,2026年小鹏汽车将同步推出全新智驾版本「Robo」,与Robotaxi同源,拥有相同的硬件配置、安全冗余和智驾能力,配备2套智驾模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实际上,早在2022年,小鹏汽车就拿到了广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以更低成本的量产车和自动驾驶软件升级来实现Robotaxi的降本。不过,受制于技术成熟度、国内法规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过去三年进展缓慢。
但时过境迁,市场正在发生巨变。
去年以来,包括滴滴、Uber等传统出行服务平台,以及哈啰、曹操出行、如祺出行等后来者,都在加快导入合作伙伴或自研Robotaxi进度。
以Uber为例,这家在几年前毅然放弃自研Robotaxi的出行服务平台,正在快速与全球主要的自动驾驶公司进行合作,在全球开启落地运营计划。
而作为全球为数不多仍在坚持自研的滴滴,旗下自动驾驶研发平台—滴滴沃芽在今年10月宣布获得D轮20亿元融资,累计融资额超100亿元。
今年7月,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合作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车型正式驶入试验跑道,进行最后的耐久可靠试验。而滴滴背后巨大的用户积累,无疑是最大资产。
看到机会窗口打开的,还有更多巨头。
9月17日,哈啰宣布旗下Robotaxi业务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而在3个月前,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

按照该公司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的规模化。截至目前,哈啰累计拥有注册用户超8亿,并构建了由两轮、四轮出行服务以及新兴本地生活服务组成的业务版图。
此外,上汽赛可智能前CTO、智己汽车L4自动驾驶项目总工程师于乾坤,也加入哈啰自动驾驶出任联合创始人,负责全栈自研方案的落地。
而就在本周,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全球生态合作—小鹏Robotaxi将正式接入高德平台,共同为用户提供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同时,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出行服务平台,正在冲刺港股IPO的亨道出行,也在联合公司股东—Momenta,计划于2025年年底在上海浦东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本轮以Robotaxi为落地场景代表的自动驾驶商业化既有政策导向刺激,也有实际业务进展的利好驱动,以及车端硬件成本的下降影响。
比如,按照小马智行披露的信息,该公司的第七代解决方案(软硬件)的BOM成本较上一代下降约 70% ,其中,自动驾驶计算模块开支下降80% ,固态激光雷达成本下降68% 。
但,这些行业巨头的整合和加速布局,也给L4级自动驾驶赛道的老玩家,带来了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实际上,无论是整车平台、用户(道路采集)数据、运营经验以及技术积累、资金储备,新老玩家之间都是各有所长。
11月6日,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两家自动驾驶公司同时在港股挂牌上市。不过,两家公司均开局不利,截至当天收盘双双破发,跌幅均接近10%。15.88和73.44倍的公开发售认购倍数,也处于市场低位。

目前,整个Robotaxi赛道仍处于持续烧钱,盈亏平衡还未出现的阶段。比如,小马智行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在过去几年均为净流出(2022-2024年三年合计净流出3.81亿美元),整体仍主要依靠融资来维持现金流的正向流动。
此外,从毛利率指标来看,今年上半年,小马智行的业务毛利率为16.3%,尽管相比于上年同期有所回升,但和2022年(46.9%)相比,仍处于低位。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小马智行计划将Robotaxi车队规模扩至1000辆,这个数字目前是680辆左右。同时,考虑到公司未来几年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自动驾驶出租车营运规模,现金补充仍是主要目标。
文远知行上半年收入达到近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其中,二季度公司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7%。
不过,文远知行也处于净亏损持续扩大阶段,过去三年分别亏损12.98亿元、19.82亿元和25.17亿元,累计亏损57.97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有所收窄,但仍高达7.91亿元。
同时,存货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文远知行的主要存货是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出租车及无人驾驶环卫车等产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的车辆存货从去年底的2.05亿元增加41.6%至2.9亿元。
而该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更是由2022年的167天、2024年的308天继续增至今年上半年的321天。这也进一步凸显部分市场可能存在结构性(技术产品以及实际运营效果是否获得客户认同)供过于求的问题。
同时,竞争也无处不在。
比如,投资小马智行的丰田,在今年4月宣布与Waymo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全新的自动驾驶汽车平台。同时,双方合作的范围将通过持续的讨论不断扩大。
此外,三年前,小马智行还与曹操出行、吉利达成合作,共同组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并在苏州落地运营。如今,吉利系整合后的千里科技,大概率要反手抢走后续的合作项目。
有意思的是,在文远知行的照顾材料中,也明确这种潜在风险:我们还可能面临来自全球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其他全球科技巨头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正在建立内部自动驾驶开发项目的公司。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进入新阶段的Robotaxi赛道洗牌,将不再仅仅是技术竞争,而是资金储备、法规监管以及合作车企、出行平台的多因素博弈。
截至11月5日美股收盘价,小马智行在纳斯达克的最新股价仅较IPO发行价上涨25%,距离历史最高股价则是下跌34.79%;文远知行则是较IPO发行价下跌41.45%。
热文推荐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配资平台股票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