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仅是领土争夺,更是思想的蚕食和科技的封锁。
以色列选择对伊朗的两个地方下手,一个是电视台,一个是科研基地。
6月13日凌晨,伊朗纳坦兹核设施遭袭,9名核科学家当场丧生,数十名军事指挥官陪葬,其中包括6名高级官员。
这些人的死亡不是偶然,而是以色列国防军精心策划的“知识斩首”行动。
以军事后嚣张承认,这些科学家全是伊朗核计划的核心大脑,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数十年的核武器研发经验。
更可怕的是,以方透露,为了这次行动,他们培养了一支数十人的情报团队,耗费数年追踪这些科学家的生活轨迹、工作习惯甚至通勤路线,就为了一击毙命。
展开剩余90%甚至在动手前,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还公开放话,预告要让伊朗媒体“消失”。
这不是狂妄,而是吃准了伊朗即便知道一切,也依然防不住。
果然,6月16日,以色列空袭了伊朗广播电视台大楼。
女主持人在爆炸声中坚持直播,背后是断电的黑暗和同事的尖叫,画面最终定格在一片雪花。
但比起电视台的悲壮,核研究部门的损失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9名科学家的死亡让伊朗核计划几乎瘫痪,而这种事早已不是第一次。
2020年11月27日,伊朗国宝级核专家法克里扎德在德黑兰郊外的高速公路上被当街刺杀。当时四名摩托车杀手用自动武器扫射他的座驾,每一枪都穿过玻璃直取要害,弹孔密集到像筛子。
更讽刺的是,这支杀手小队行动时,伊朗军方派出的三辆保镖车就在附近,却形同虚设。
事实上,伊朗的军事实力并不弱。他们拥有中东最庞大的导弹库,无人机技术甚至能威胁以色列本土。
但再强的防空网也挡不住处心积虑的“点杀”。
当敌人用数年时间渗透你的情报系统,摸清你的核心人员作息,再精锐的部队也成了摆设。
这让人不禁想起上世纪的中国。
当年我们一穷二白,被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封锁,科研条件比今天的伊朗恶劣百倍。可为什么我们的“两弹一星”元勋无一人被暗杀?
甚至在美国U-2侦察机日夜盘旋、特务频繁渗透的情况下,钱学森、邓稼先这些人还能安然无恙地搞出原子弹?答案藏在比导弹更隐秘的战场上。
«——【·中国的终极防御·】——»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核武器研究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1960年,国际物理学界一颗耀眼的新星——王淦昌,突然从学术圈蒸发。
就在一年前,他刚刚带领团队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距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
然而,当国家需要他转向原子弹研究时,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只说了六个字:“我愿以身许国。”随即化名“王京”,一头扎进西北荒漠。
他的家人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同事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国际学术界更是再无他的消息。这一“消失”,就是整整十七年。
同样“消失”的还有邓稼先。1958年,34岁的邓稼先接到秘密任务时,只对妻子许鹿希说了一句“我的工作要调动了”,便彻底人间蒸发。
此后二十多年,妻子不知道丈夫在哪儿,孩子不知道父亲是谁。
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许鹿希才从报纸上的蛛丝马迹中猜到:那个在罗布泊带领团队创造奇迹的“老邓”,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
这样的故事不是个例。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父亲临终前还在问:“我儿子到底在做什么工作?”
力学专家郭永怀为保护机密文件,在飞机失事时与警卫员紧紧相拥,用身体护住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他们不是不想家,不是不爱荣誉,但在那个年代,保密就是生命线:不仅关乎个人安危,更关系国家存亡。
当时的中国把“保密”做到了极致。所有核研究人员必须使用化名,通信地址统一为“XX信箱”,连家人寄来的包裹都要经过层层检查。
青海金银滩的核基地“221厂”被从地图上彻底抹去,周边牧民全部迁走,方圆百里变成无人区。
周恩来总理甚至亲自审查原子弹爆炸照片,要求裁掉可能暴露技术细节的画面。
这种严密的防护网,让外国情报机构连中国有没有核计划都难以确认,更别提锁定具体科学家了。
相比之下,今天的伊朗科学家们频繁出席国际会议,接受媒体采访,甚至活跃在社交网络上。
他们的专业成就令人敬佩,但也让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瞄准镜下。
而中国当年的科学家们,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爱国。1999年,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时,许多名字才第一次被公众知晓,但他们很多人已经永远无法亲眼看到这份荣誉。
王淦昌在获奖前一年离世,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核材料罹患癌症,62岁便与世长辞。他们用隐姓埋名的岁月,换来了中国今天的底气。
当我们看到伊朗科学家接连遭遇暗杀时,这些往事更显得弥足珍贵。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中国科学家们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式保护了自己——彻底"消失"。
他们不是躲在钢筋水泥的堡垒里,而是把自己融入国家的肌理,成为最隐秘也最坚强的骨骼。
如今,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
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对国家尖端科技领域和核心工作人员的保护。让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能够安心从事研究,不受外界干扰和威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续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些曾经为国家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
参考资料
发布于:湖北省配资平台股票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